跨越38℃ |
|
|
|
“我愿意!” 这是我接到加入乌海宣传采访小队邀请时的第一反应。 作为一个入职刚满半年的新人,对“宣传云团走一线”活动并没有很深入的了解,坚定答应仅仅是源于想学习、想干事、想成长的初心。后来,据有经验的同事介绍:“在各项目临近节点或重大事项的时候,‘小云团’便会下一线、上现场,在对项目全方位、深层次了解的基础之上,结合项目特点和宣传要求,对工程进展、成效和优秀职工进行报道,也是为‘小云团’成员提供一次短时间内、相对集中快速学习、提升宣传技能的机会。”于是,我更加坚定了加入乌海“小云团”的信念。 乌海,一个我从未涉足的城市。那里会有什么奇景?那片土地孕育着什么样的风土人情?此次乌海之行又将会发生什么?未出发时,我脑海里涌动着各种各样的好奇,抑制不住地期待、兴奋。 从短袖到加厚羽绒服,从20℃到-18℃,从深圳到乌海,我终于踏上了蒙西这片热土。当飞机盘旋在乌海上空准备降落时,我透过小小的舷窗,不可思议地望着脚下的土地。这究竟是一幅怎样的景象?目光所及之处,皆是巍峨雄壮的群山、漫无边际的黄土和稀疏错落的房屋。以往只在地理课本里见过的万亩梯田、沙海交响,如今竟真切地呈现在我眼前。 乌海项目部位于海勃湾区甘德山脚下、乌海湖畔。12月19日的一场雪,为甘德尔山穿上一层银装,更添了几分寒意。北风吹拂,红色的旗帜与远方素白的群山交相辉映,恰似一幅徐徐展开、白里泛红的画卷。在绵延起伏的山峰环绕之下,挖掘机挥舞长臂、装载机敞开胸怀、液压锤埋头苦干、振动碾步履铿锵,运输车辆往返穿梭,施工现场机械轰鸣,奏响了一首慷慨激昂的水电建设之歌,缭绕在峰峦叠嶂之巅。 乌海抽水蓄能项目是公司承建的蒙西地区第二座抽水蓄能电站,“高边坡”“主坝库盆开挖”“库底廊道混凝土浇筑”是这个工程的代名词。特殊的环境地貌给项目施工作业带来了挑战,乌海地域开阔、地形复杂,边坡陡峭、沙石纷飞,大大增加了边坡开挖、测量验算的难度。但,这里有带病坚持在岗的老丁、有不填完大坝不倒班的王琦、有扛着仪器顶着风沙爬高边坡测量的周利涛、有“项目部最后一盏灯”谢尔森、有早起主动为职工扫雪清障的郭师傅...... 树影婆娑之下,乌海的夜晚万籁俱寂、深邃悠长,而项目部依旧灯火通明,办公室里技术分享的讨论声不绝于耳。参与讨论的职工目光如炬,聚精会神地盯着屏幕中不断优化的3D模型,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之处。 月色朗朗,红旗猎猎,映照的是水电人的铁血丹心。 临别之际,文字煮酒,写下的是水电人的乌海故事。 |
|
|
【打印】 【关闭】 |
浏览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