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圆国盛,砥砺前行 |
|
|
|
又是一年中秋月圆时,又是一度国庆红旗展。作为一名奋战在建设一线的技术员,我时常感怀,时间在图纸、混凝土和钢筋的交织中悄然流淌,而节日的意义,则常在夜幕低垂时,于灯火与圆月之间不期而至。 站在工地上,看着塔吊缓缓转动,焊花在黑夜里迸溅出星辰般的光芒,心里油然而生一种独特的感受。今年中秋与国庆相遇,皎月与红旗同辉,这份巧合让我格外动容。中秋,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深情寄托;国庆,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家国豪情。而我,一个普通的建设者,却在这两种情感交织处,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坐标。 白天的工地,总是充满着忙碌的节奏。深基坑里,钢筋笼垂直而下,精准就位;混凝土泵车轰鸣,浆流奔涌似歌。我的工作,也许只是核对一份图纸,修改一处数据,盯紧一道工序细节;但我知道,正是无数个这样的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环节”,构成了宏大工程的“血肉筋骨”。每当我仰头望见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时,心中不禁涌起一种责任感——我们脚下的一砖一瓦,都是祖国基建进步的坚实注脚。 夜色渐浓,工地的探照灯和天上的明月交相辉映。我停下脚步,看着圆月慢慢爬上高空。此刻,心中既有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也有对家国的无限感怀。杜甫曾写:“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身在异乡的我们,或许难与亲人团圆,但那轮圆月提醒我:纵使相隔千里,心与亲人同在,更与祖国同频。 我常想,中秋的圆缺更迭,恰似工程的起落与人生的沉浮。施工之路从不平坦:地下水位高、地质复杂、工期紧张,都是摆在面前的难题。每一次突发状况的解决,每一次深夜里的加班,每一次同事间的并肩协作,都是我成长的印记。正如国庆所象征的,不仅是回望峥嵘岁月,更是鞭策我们铭记来路、勇毅前行。 宏观来看,今年的“双节”不仅是日历上的重逢,更是文化上的交响。中秋让我们思念家园,国庆让我们思考家国。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个家的总和。作为一名建设者,我深切体会到:个人的汗水汇聚起来,才能筑起钢筋水泥的坚固大厦;亿万人民的努力汇聚起来,才能撑起祖国强盛的恢宏气象。 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古人立志何其宏阔,而身处新时代的我,虽无经天纬地之功,却愿在平凡岗位上发光发热。或许我的名字不会镌刻在丰碑之上,但我相信,每一次精确的测量,每一份详尽的技术交底,都是在为这片土地积蓄力量。 今年的双节,祖国大地繁花似锦,山河安泰;而我和同事们,依旧坚守在工地,用我们的双手,筑牢医院的基石,铺就厂房的地基,守护万千家庭的健康与安宁。想到这一点,心中便涌起无限豪情:家人的安康与团圆,国家的富强与昌盛,其实都与我们的工作紧密相连。 举杯邀月时,我愿为家人的安康祈福,更愿为祖国的繁荣祝愿。花好月圆,家国同辉。这是属于全体建设者的节日,也是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骄傲。愿我们不负韶华,不惧风雨,以赤子之心与坚实之足,把个人的梦想镶嵌进民族复兴的宏伟画卷。 此刻的圆月,如一枚皎洁的印章,将团圆与昌盛一并镌刻于时光深处。它提醒我:无论身在何处,心始终与家人同心,与祖国同频。 |
|
|
【打印】 【关闭】 |
浏览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