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七十载,匠心筑梦向未来

发布日期:2025-07-30 信息来源:六分局   作者:朱青   字号:[ ]

晨光穿透薄雾,将玻璃幕墙染成金色。我站在办公室窗前,遥想远方塔吊林立的施工现场,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胸前佩戴的党员徽章。这座成立于1955年的央企,即将迎来她七十岁的生日,而自己也在这方热土上工作十八年整。 

吊钩上的岁月长河

1975年深秋,18岁的父亲踩着边沿磨白的解放鞋踏进公司大门时,黄河水正裹挟着泥沙咆哮而过。当初父亲因怀揣驾驶梦,果断放弃农业银行招聘的管理岗位,同乡拍着他的肩膀调侃:“你啊,这握钢笔的手偏要去攥操作杆!”父亲只是笑着摩挲口袋里泛黄的笔记本,扉页上用蓝墨水写的算式早已晕开——那是计算起重半径时留下的印记。

自此,早上六点三十分总能在工地看到父亲的身影,橙红色吊臂总会准时刺破晨雾,驾驶室里腾起的热气氤氲了翻到卷边的设备参数手册。大容量水杯旁,擦得锃亮的操作杆泛着冷光,笔记本的钢笔字在保养记录里蜿蜒生长,渐渐爬满液压系统图谱与应力计算公式。

“吊装作业容不得半点马虎,钢丝绳就是生命线。”父亲常这样形容他的工作。在新疆阿勒泰齐背领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时,他曾在零下二十度的严寒中连续作业十七个小时,只为确保现场浇筑不受影响,在那个没有智能传感器的年代,父亲练就了“听声辨位”的绝活,他能在起重机发动机的轰鸣声中,精准判断吊钩摆动的幅度,于钢丝绳与卷筒的摩擦声中,感知到毫米级的张力变化。 

三十八载光阴在吊钩起落间流转,“今日无事故”五个字被他用钢笔写在每本工作日志的扉页,渐渐洇成深褐色的守护符。退休前夜,他像对待精密仪器般擦拭着操作台,布满老茧的指尖抚过铜制按钮,突然发现那些凹陷的纹路里,竟藏着自己半生的掌纹。“这些按钮是有记忆的。”他对着驾驶室轻声呢喃,金属外壳在月光下泛起柔光,“按下去的力度、停留的时长,都刻着咱们水电人的精气神。”

党建红与工程蓝的交响

2013年盛夏,当我要去报到入职时,父亲布满老茧的手掌忽然轻轻按住我的肩头说:“闺女,你们这穿皮鞋的笔杆子,得有咱当年攀塔吊的精气神,那钢筋铁骨里淬出来的魂,可不能在空调房里歇凉喽。”这句话自此镌刻进我的职业生涯。人力资源管理于我,恰似在云端织就经纬——既要让每根丝线精准落位,又要为整幅锦缎注入人性的温度。当我穿梭于职工信息的数字星河时,老师傅们的匠魂正通过导师带徒薪火相传,在言传身教中铸就青年技工竞相攀登的技能高峰,续写新时代大国工匠的传承篇章;当招聘宣传片中踏浪出海的巨轮驶向国际工程蓝海时,我总以企业代言人的姿态,用父辈们开疆拓土的传奇点燃奋斗星火,让青春梦想在工程基建的版图上破土抽芽。

2024年仲夏,我积极响应公司“三项制度改革”举措,通过公开竞聘成为党委办公室一员,面对党建新领域新知识,父亲那句“坐办公室搞党建,可比高空走钢索更需要定力”的叮咛,如定海神针般扎进心田。初到岗位,我了解到各项目通过党员责任区划分,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班组,这种“政治引领+生产实践”的双向赋能,让我挣脱“就党建抓党建”的思维茧房,学会用政治显微镜审视经营管理的毛细血管,以安全责任状为镜丈量政治忠诚的纯度,也让我更深刻理解了党员干部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实践真谛。

近年来,公司和分局党委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推进基层党建提质增效。“支部书记正在说”微课堂、“我是党员我带头,我为项目发展建言献策”行动、“双满意”主题实践活动......这种“理论充电”与“实战练兵”的双向赋能将党员个人价值实现与组织目标有机结合,形成“组织有号召、党员有行动”的良性互动。转岗一年来,我的思想经历了从“被动执行”到“主动发掘”的转变,在公司“党建链”赋能“发展链”的实践中,我逐渐领悟到,新时代党务工作者既是政策执行者,更是发展解题者。

 红心向碧水,钢钎刻春秋

从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到长江三峡工程,从人工操控到智能建造,变的是技术手段,不变的是勇于超越、自强不息的工匠精神。当我们用算法优化施工方案时,传承的是老一辈用脚步丈量工地的严谨;当我们在海外项目升起五星红旗时,延续的是水电人哪里有水哪里安家的赤子情怀。

公司展厅的玻璃橱窗里,七座鲁班奖镌刻着水电十一局人劈山凿海的精度,八尊詹天佑奖凝结着中国基建人跨越天堑的智慧,十九项国家优质工程奖垒砌起行业标杆的高度。当我的目光掠过“全国企业新纪录、中国企业重大创新项目”金色牌匾,最终定格在“中央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上时,我眼前浮现出父辈们用钢钎凿出一个个锚孔、在绝壁上镌刻出“艰苦奋斗”四个大字的动人场景。

每当《十一局人》的旋律响起,我都会下意识挺直脊梁。我深知,在黄河源头的羊曲水电站,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新能源基地,在非洲南部高原的国中国,无数个“朱师傅”和“小朱”正在接力奋斗。七十年薪火相传,变的是技术革新与时代命题,不变的是忠诚担当、敢为人先的水电精神。

微风拂面,我忽然明白,所谓建功立业,不在惊天动地,而在将个人奋斗融入时代洪流;所谓岗位建功,不在职位高低,而在让精神血脉永续传承。七十载风雨兼程,七十载接续奋斗,未来,我们会继续一路同行,用水电十一局人生生不息的精神火炬照亮从黄河之滨到星辰大海的征程!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