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干在一线 拼在一线 | 治理薄弱环节 护佑河湖安澜 |
|
|
|
1月13日,清晨八点钟的洪汝河畔,已然一派繁忙景象,洪汝河薄弱环节治理工程正在紧锣密鼓推进。 走进位于平舆县杨埠镇的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工程四标段施工现场,机械轰鸣声不绝于耳,六七十台挖掘机和100多辆自卸车以及推土机、振动碾等大型设备来回穿梭,有条不紊地开展清淤运土、平整河床、堤坝加固等作业。 “原来的河道宽窄不一,很多地方淤泥堵塞,最窄的地方仅有20米,并且河流量受季节性变化很大,汛期时,汹涌而来的水流几乎被扼住喉咙,极易造成洪涝灾害。治理后,河床底部可达60米宽,顶部足有100米,防洪泄洪能力提升好几倍!”据该标段项目负责人张俊超介绍,驻马店洪汝河薄弱环节治理工程是省重点水利工程项目,总长238.52公里,共涉及西平、上蔡、平舆、新蔡、遂平、汝南六县和驿城区。 “我们按照5年一遇除涝,非城区段为20年一遇防洪,城区段为50年一遇防洪的治理标准,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疏挖河道、堤防整修加固、新建防汛道路以及局部闸室拆除、重建、维修等。” 张俊超表示,目前一期工程于2024年6月开工实施,已完成约90%,二期工程于2024年10月开工实施,已完成约80%。 “该工程的实施,对提高洪汝河流域整体防洪能力、保障流域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改善农业灌溉条件、优化水生态环境以及支撑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驻马店市水利局副局长耿夕林介绍,洪汝河是驻马店市主要防洪骨干河道,也是淮河流域防洪除涝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该市年度降雨分布极不均衡,洪涝和干旱灾害多发、频发,洪汝河河道现状防洪除涝标准较《淮河流域防洪规划(2025—2035年)》差距较大,是淮河流域防洪工程体系中的短板。 眼下,正值冬修水利“黄金期”,驻马店各地抢抓工期,聚焦短板,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新一年防汛抗旱和农业生产打下坚实基础。“工程建成后,全线来水将走得更多、更快、更畅,大大减少沿岸洼地‘关门淹’时间,有效完善洪汝河流域防洪除涝体系,提高流域防洪减灾能力,为区域防洪和粮食核心区除涝以及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水安全保障。” 耿夕林说。 水利建设,一头连着国家重大战略,一头连着百姓民生福祉。“这个工程,老百姓很满意,大家都很支持。”这是耿夕林和张俊超共同说过的一句话。民心所向体现在工程进展的顺利。据了解,洪汝河薄弱环节治理工程虽然流域长、建设用地涉及农户多,但老百姓大都非常配合。在施工现场,除了施工车辆外,还有不少百姓正忙着移除河边栽种的林木,为项目施工清除障碍。 “不仅仅是防灾减灾,工程建好之后两岸的生态环境也会改善不少。” 张俊超站在河堤上一边紧盯着现场的施工进度,一边喜滋滋地畅想着未来。“我们边建设边恢复植被,河堤上撒上草籽,春天一到,蓝天白云、水碧草绿,洪汝河会越来越美!” 记者手记: 冬季是水利施工的黄金期。天气已至寒冬,但施工者们不畏严寒,施工进度一天一个样。 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实施洪汝河薄弱环节治理工程,有助于提高洪汝河流域整体防洪能力、改善农业灌溉条件、优化水生态环境,有助于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减少极端天气频发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洪汝河薄弱环节治理工程是省重点水利工程,工程投资大,牵扯范围广。这就要求各地树立跨区域协同治理理念,科学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协同治理,持续谋划水利补短板工程项目,及时采取有效工程措施,提升河道防汛抗洪能力,守好河湖安澜底线。 现场施工 报道链接:https://app-api.henandaily.cn/mobile/view/news/400192915625738240510427 |
|
|
【打印】 【关闭】 |
浏览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