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上的“幸福菜园”,既降成本又暖人心 |
|
|
|
“今天这炒小白菜也太香了吧!豆角也嫩,辣椒够味!” 午饭时间,开封运粮河项目部的食堂里格外热闹,大家边吃边夸。厨师老阙笑着指了指窗外:“呶,就咱们营地旁边那块地里刚摘的,绝对的无公害!” 开封运粮河项目营地建成后,房前屋后的边角空地闲置下来。裸露的土地经风一吹便尘土飞扬。按传统做法,需耗费资金购买大量土工布进行全覆盖。然而植根于血脉的农耕智慧悄然苏醒:"既然空地闲置,何不亲手种植蔬菜!" 说干就干,立即动手。项目全体职工齐心协力,亲手将荒地改造成一排排整齐的小菜畦,还从食堂收集淘米水和厨余垃圾发酵的肥料。很快,种子播下后,嫩绿的幼苗便齐整地破土而出。 如今,这片菜地早已告别了昔日的荒芜。翠绿的黄瓜藤蔓攀上竹架,豆角成串地垂挂在枝叶间,红艳的辣椒与绿叶相映成趣。最惹人喜爱的是那成畦的白菜嫩苗,宛如为大地铺上了一张会呼吸的绿毯,既悦目又滋养着水土。清风拂过,只闻蔬果清香,不见尘土飞扬。 随着菜园日益繁茂,收获的品种和数量也日渐增多,项目食堂每日端上桌的蔬菜,越来越多地贴上了“自产”的标签,项目餐桌因此更加丰盛。这边摘一筐鲜嫩黄瓜,那边割一把碧绿空心菜,炊事员总能变着花样烹制。大家不仅吃得健康安心,每月还节省了大笔蔬菜采购开支,这笔“双丰收”的账,算得人人眉开眼笑。 职工小田边采摘辣椒边说:“以前下班就抱着手机刷,现在三五结伴来菜园转转,浇浇水、除除草,说说笑笑,既放松了心情,又能吃上亲手种的菜,收获感满满!” 这片小小的园地,在短暂的沉寂后,为项目带来了意料之外的双重馈赠。它节约的是开支,焕发的是生机,增进的是情谊,凝聚的是人心。它让大家真切领悟到,只要倾注心力,即使是一方闲置的土地,也能化作幸福的源泉,孕育出丰硕的果实。 |
|
|
【打印】 【关闭】 |
浏览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