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重点报道

“泉城先锋”破岩记——济南轨道交通9号线4工区施工侧记

发布日期:2025-04-02 信息来源:轨道交通分局   作者:图:王雅 文:杨在前   字号:[ ]

济水之滨,古韵今风,地铁梦长。看清河站阔,车流如织;明湖波涌,岁月繁忙。铁甲穿城,蛟龙入地,一线通途贯八方。

这是一场与坚硬岩石之间的较量,一次对施工技术的挑战,一场建设者智慧与勇气的完美展现……这就是济南轨道交通9号线4工区项目的建设历程。

在济南“泉城”这片土地上,一个个头戴安全帽,身穿反光衣的战士如雨后春笋,在一片机器的轰鸣声中迎着春风与暖阳,投入钢筋混凝土之间的战斗,留下了一个个忙碌的身影。

与“济南青”的决胜较量

荷花路站的开挖,是整个项目中最具挑战性的部分。

荷花路站,位于济南市历城区光华大道与卧东路交叉口西南侧的卧牛山地质公园内,沿光华大道东西向设置,是一座地下两层、11米岛式站台的地铁站。同时,它还被冠以一个闻名济南的称号——济南“最硬”的地铁站。

2023年,荷花路站正式进入基坑开挖阶段。在开挖过程中,项目部共组织挖掘了12万余立方米的土方,其中超过一半是中风化辉长岩,俗称“济南青”,在业内被称为“黑金刚”。这种岩石的最硬处强度可达186兆帕,是普通混凝土强度的6倍以上,相当于每平方厘米要达到1860公斤以上的压力才能将其压碎。

“荷花路站的开挖,真是困难重重,挑战不断。这个号称最‘硬’的地铁站,开挖难度之大,岩石之硬,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这是项目经理张亚峰心中对济南地铁的“第一印象”。

硬岩石多,每挖几寸都是在与大自然较量,机器的轰鸣声中夹杂着岩石碎裂的声响,无时无刻不在诉说开挖的艰难。面对如此坚硬的岩石,传统的爆破和挖掘方法显然难以奏效。为了攻克这一难题,项目部组织专家研讨,针对困点选题立项,最终创新性地采用了劈裂机、矿山锯、绳锯、液压油锤的组合施工方法。

劈裂机利用其强大的劈裂力,将岩石从内部进行切割,使其产生裂纹;矿山锯则以其锋利的锯齿,沿着裂纹将岩石切割成小块;绳锯则在切割过程中更加灵活,能够根据岩石的形状和大小进行精准切割;液压油锤则在最后阶段,对切割后的岩石进行破碎,使其能够被顺利运出施工现场。这种组合施工方法,不仅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还有效地规避了传统爆破施工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艰苦奋战,项目部终于攻破了荷花路站的多个“硬骨头”,攻克了“黑金刚”这一难关,为荷花路站的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地下蛟龙的征程

从小清河东站至荷花路站区间,盾构机的施工同样面临巨大挑战。

盾构机的掘进过程,就像是一场在黑暗中与未知的较量。该区间地质条件复杂,盾构机穿越地层多样,包括硬岩、软土和砂层等。为了确保盾构机的安全和高效运行,项目部采用了先进的盾构机技术,并配备了智能化的监测系统。通过实时监测盾构机的姿态、推力和扭矩等参数,项目团队及时调整了盾构机的掘进参数,确保了盾构机在复杂地层中平稳推进。

回忆从盾构机下井至今的种种,盾构副经理王恒旭说:“每一种地层都对盾构机的性能和操作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也对操作人员的技术和素质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与此同时,项目部还优化了盾构机的刀具配置,采用了高强度的滚刀和切刀,有效应对了硬岩地层的挑战。在盾构机的始发和接收阶段,项目部更是精心组织,反复演练,确保小清河东站至荷花路站区间隧道顺利洞通。

掘进过程中,盾构机的操作人员时刻紧盯屏幕上的数据,根据地质变化及时调整掘进参数。每一次参数的调整,都像是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地下蛟龙”找到了新的方向。

长长的隧道里,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管片拼装、注浆加固等工作,长长的隧道里潮湿、闷热,但每一个人都在拼搏着,没有人喊苦,也没有人喊累。因为专注此刻,终达通途。

从穿越多岩层的艰苦,到项目部的精心组织、一线工人的辛劳坚守,建设者们正用智慧和汗水铸造一条地下通途。

工程的生命线与守护者

在项目施工建设中,安全始终是最为重要的考量因素。

在安全管理方面,项目部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从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到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从设备的安全运行到应急预案的制定,项目部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项目安全环保部门定期组织安全培训,通过开展“每天学一条安全知识”活动、创设安全体验馆、设置安全奖励超市、安全VR体验区等措施,不断提高了项目管理人员和一线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将安全管理融入到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同时,安全环保部联合物资设备部、施工管理部等职能科室安排专人定期对现场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在质量控制方面,项目部同样毫不松懈。项目部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从原材料的采购到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测,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控。在原材料采购方面,项目部选择了优质的供应商,并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和检测,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采用了先进的质量检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对施工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同时,项目部还建立了严格的质量验收制度,对每一个施工环节进行严格验收,只有验收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个施工环节,从而确保了整个工程的质量。

红色堡垒筑梦前行

项目党支部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一点两线”作为党建工作总思路,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筑牢红色堡垒,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一点”即以服务现场生产为重点。项目部党支部将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通过创设党建品牌,设立党员先锋岗,让党员在施工一线亮身份、作表率,带头攻坚克难,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同时,党支部组建青年突击队,吸纳优秀青年职工,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为地铁建设注入新动力。在一次次的攻坚任务中,党员先锋岗和青年突击队冲锋在前,协助技术部解决了多项技术难题,推动了项目高质量发展。

“两线”之一是内部建设。项目部党支部对内加强党员的思想教育和业务能力培训,组织党员深入学习,通过专题党课、读书分享会等形式,引导党员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同时,结合地铁建设实际,项目开展业务技能培训,提升党员的专业素养,使他们成为地铁建设的行家里手。

“两线”之二是对外沟通协作。项目党支部对外结合项目生产实际,围绕“促生产、抓党建”,积极与业主、社区等关联单位开展“地铁建设开放日”等形式多样的共建联控活动,协商解决了工地施工噪音、安全、沙尘等与居民生活之间的问题,切实保障了现场施工的正常进行。同时,党支部组织党员志愿者,通过开展“雷锋月”“世界环境日”“爱心助考”等活动,拉近了地铁建设者与居民的距离,营造了和谐的施工环境。

人影绰绰,灯火辉煌,夜未央。听机器轰鸣,声震云霄;钢轨铺就,梦绕心旁。破土攻坚,创新奋进,汗水浇开科技芳。

随着济南轨道交通9号线一期工程的稳步推进,一幅更加便捷、高效的交通画卷正在徐徐展开。未来,济南城市轨道交通9号线将极大地改善济南市的交通状况,为市民出行提供更加便捷的选择。从华山北片区到毛庄,地铁列车将快速穿梭于地下,连接起城市的各个角落,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让“泉城”更加出彩!

荷花路站航拍图

盾构机的地下通途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