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公司要闻

【劳模在身边】集团先进工作者李柯:知责于心,履责于行

发布日期:2025-02-17 信息来源:一分局   作者:耿宇宁   字号:[ ]

他敢于担当,带领团队创造了“拒马河速度”,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安全度汛和首都供水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他精于管理,以项目高质量履约实现雄安新区市场滚动发展;他善于创新,推行项目区域化管理模式,优化资源配置,提升项目整体效益。

他就是一分局党委书记、副分局长李柯,获得集团先进工作者荣誉。

“不能说不,也不允许说不”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进京的“咽喉”,拒马河交叉建筑物关系着首都的供水安全。

接到施工任务后,李柯带领7名骨干成员率先集结,抵达现场。拒马河畔,风急浪高,眼前的景象比预想中还要复杂,但李柯的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坚定和决绝。

“这个项目,不仅仅是一项工程,更是一项政治任务。”在动员会上,李柯的声音铿锵有力,“我们不能说不,也不允许说不。”“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把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完成好,一定会把工程建设成为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精品工程、安全工程,在南水北调市场树立我们水电十一局的品牌。”

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紧张的工期以及高标准的质量要求,每一项都是对团队的极大考验。李柯带领团队深入现场,对每一个细节进行了细致入微地分析。他们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优化资源配置,细化分解目标,制定出了详尽的项目策划方案。

项目启动的第一步是人员入驻和物资调配。李柯迅速组织团队,与14家分包商进行沟通,明确了各方的责任和任务,集结了1100余名施工人员,调配了300余台套大型机械设备,施工现场上,机器轰鸣、人声鼎沸,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

人员多、设备多、作业面大,如何确保施工高效有序,是李柯团队面临的巨大挑战。他们将作业队伍的班组长纳入网格化管理,构建起一套“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穿透式管理体系,实现了管理的全方位覆盖。李柯每天亲自主持现场调度会,统筹安排人员入驻、物资调配、施工计划以及工序衔接等关键任务,将施工任务细化至“每小时”,确保每个环节都有条不紊。项目建立智慧管理系统,实时监控施工现场的各个部位,精准掌握现场的安全、质量与进度情况。通过智慧系统,实现人员与设备的动态高效调配,实时监测并预警施工过程中的潜在问题,确保项目建设在高效、安全与优质的轨道上稳步前行。

李柯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团队的力量才是制胜的关键。他注重发挥每个成员的优势,合理分配任务。技术骨干负责解决技术难题,安全员负责现场安全监督,协调员负责设备和人员调配……每个人都各司其职,却又紧密配合。

在李柯的指挥下,施工现场始终保持着高效有序的运转。团队成员们坚定信心、严守规矩。他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从3月7日全面开工到5月31日用时不到三个月,提前15天圆满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以高质量履约赢得市场”

李柯一直秉持着“重履约、强发展、提质效、拓市场”的管理理念,在项目管理上精益求精,从进度、质效、深度和广度等多个维度入手,细致入微地做好项目管理的每一篇文章。

他深信高质量履约是赢得市场的关键。

面对雄安新区新安北堤防洪治理工程两个月要完成填筑310余万方的施工任务,李柯带领项目团队组织技术攻坚小组,创新采用无人振动碾压技术代替常规的碾压方式,不仅提高了施工的自动化水平和工作效率,还有效降低了人为误差,显著提升了施工质量和施工功效,仅仅用56天时间圆满完成了填筑任务,创造了单日7万方填筑的施工记录,为雄安新区的防洪度汛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在白洋淀清淤三期项目施工中,面对清淤工程量大、水处理面积广、环保要求高等挑战,李柯带领团队迅速行动,积极应对。项目启动初期,李柯组织团队与相关专家进行多次研讨,针对白洋淀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和生态环境特征,制定了详细的前期策划方案。他们按照“一塘一策”的原则,对每一个鱼塘或区域进行单独分析,从进度、技术方案、资源配置、成本管理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策划。

白洋淀清淤项目对环保要求极高,李柯就带领团队在施工现场设置了视频监控系统,对每个作业面进行实时监控,并采用无人机定期巡查主要航线和抽排管线。还配置了打捞队清理漂浮物,规范拦污屏和水质检测,确保施工过程中不造成二次污染。项目采用了超磁分离水体净化技术处理污染水体,解决了水量大、周期短、占地有限等工程难点问题。通过这些措施,项目不仅实现了清淤目标,还有效保护了白洋淀的生态环境。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他尤为重视策划工作。他常说:“项目前期策划是项目决策的基石。通过前期策划,提前预见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编制切实可行的项目策划方案,确保项目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从而为高质量履约提供坚实保障。”

“雄安新区从原来1个项目滚动发展到目前的18个项目,凭借的就是高质量的履约。”李柯表示。这种高质量履约能力不仅体现在单个项目的精细化管理上,更在于区域管理的系统性、协同性上。

“从单一走向合力”

如何统筹区域资源,实现区域内各项目信息共享、资源配置最优、效益最大化?李柯有着自己独特的管理智慧。

“我们致力于从单一走向合力,争取将区域优势发挥到最大。”李柯表示。在雄安新区的项目管理实践中,他深刻认识到,面对如此大规模的区域建设项目,传统的单一项目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需求,只有推行区域项目化、项目工区化的管理模式,打破项目之间的壁垒,实现区域内各项目的资源整合与协同联动,才能真正实现项目整体效益提升,区域的滚动发展。

在项目管理中,李柯团队遵照“统筹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由区域项目部统一管理区域内各项目。他们统筹做好方案策划、技术指导、前期策划、分包及物资设备采购等工作,合理优化配置各类施工资源,从而提升项目管理的整体成效。

区域项目部聚焦提质增效,不断探索和实践,持续增强区域内各项目的协同联动能力。在项目管理方面,他带领团队采用集中化的管理模式,将分包招标、物资采购、施工任务安排等各个环节纳入统一管理范畴,确保对各分包单位的高效、有序管理。同时深入分析各项目相同专业工程的施工时序,通过精心规划和科学调度,巧妙协调并指挥各专业施工队伍在区域内各项目间灵活穿插作业,进一步优化了资源配置,减少了场地周转成本。

在物资采购方面,实行区域部统一组织招标,将单个项目的“算小账”转化为区域的“算大账”,通过规模化采购实现以量换价,有效降低了采购成本。此外,他还统筹区域人才建设,按专业、能力对人才进行分类管理,促进区域内人才流动和业务水平同步提升,达到了“一人懂、人人懂”的人才培养目标。

经过探索,区域内各项目实现了党建统一引领、经营统一调度、施工统一策划、计划统一管理、物资统一采购、设备统一调剂等,区域管理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从重点项目到应急工程,从高质量履约到市场拓展,哪里需要,他就出现在哪里。这就是李柯,知责于心,履责于行,攻坚克难,一路向前,为公司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李柯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