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公司要闻

【匠•心】千锤百炼始成钢——记公司科研设计院科研所副所长刘海

发布日期:2024-04-20   信息来源:科研设计院   作者:翁沫冉  字号:[ ]

在公司,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有时穿着白大褂,手捏试管瓶专心科研攻关;有时身着工装奋战施工一线,手把手演示工艺规范。他们敢为人先,把一个个想法变成现实;他们较真认真,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他们务实创新,推动材料研发不断迈上新的台阶。刘海就是其中的一员。

从一名研发助理到项目经理、科研所副所长,9年的成长之路,他用初心、匠心、真心书写着自己的成长故事。

潜心钻研,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2015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刘海加入公司科研设计院,从事泄水建筑物防护材料与施工技术研发工作。

2017年,刘海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抽水蓄能电站引水隧洞防侵蚀环氧胶泥研发和应用技术研究,课题项目旨在研发一种快速、便捷适用于多种工况的流道修复材料。

新材料的研发,每一步都要经过千锤百炼的反复尝试。研发之初,没有标准参考,更没有经验借鉴,甚至没有检测方法,什么性状的材料才能满足快速修复且顶面施工3至5厘米不流坠的施工要求,市场上没有这样的类似产品,反复的调研和试验也没有头绪。

在试验初期的那段时间,看着不断失败的样品摆满了实验室,刘海的挫败感与日俱增。但努力的人不会被辜负,在一个寻常的早上,他从挤牙膏中获得了启发:把修补材料做成像牙膏一样的性状不就可以实现快速刮涂还不流坠吗?刘海心里有了底,经过无数次的成型试验和检测,新材料的抗流挂、抗冲磨、耐老化、防腐防渗等研究难题被逐个击破。由于长期接触不同的化学材料,刘海的双手被腐蚀、蜕皮,这也让他明白材料不光要用着好,还要用着安全。新材料性能研究完成后,他把各组分别涂抹在自己的胳膊上,用来验证是不是存在潜在的皮肤腐蚀和过敏现象。

经过反复的测试,新材料第一次现场工艺试验就获得了多家建设单位的高度认可,经推荐马上应用于抽水蓄能电站上库盆防渗施工项目中,用来解决主坝迎水面混凝土缺陷快速修复难题。随着项目的顺利实施,水电站坝面修复、上下游引水隧洞修复、流道防护等项目订单接踵而来。然而由于材料独特的抗流挂特性,市场上没有合适的生产设备,刘海又投入到生产设备的设计改进中。他在一般流体拌合机的基础上设计改进了两套高粘稠物料拌合生产线,提升了生产效率,保障了生产供给产能,设计改进的拌合设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

匠心孕育创新。在随后的时间里,刘海先后负责了山区湿陡坡道路防滑材料研发和应用、大跨度预制节段拼接胶研发等研究项目,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应用转化,并获得电建集团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电力创新奖、全国电力职工技术成果奖等多项表彰,他个人还被聘任为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技专家。

专注执着,突破项目管理难题

     2022年,刘海担任科研所副所长,并兼任多个施工项目的项目经理。从研发到施工一线,他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解决现场难题,在工地现场磨练自己。

输水建筑物检修往往只能在年气温最低的冰期输水阶段实施,施工期温度普遍在0℃以下,最低气温可达零下20℃。在如此低温条件下,需要用十余种新材料,通过13道工序的紧密衔接,才能完成渡槽结构的伸缩缝止水治水,做到滴水不漏,项目施工的精细化程度要求极高。

渡槽项目开工后,抽完水发现了大量槽间伸缩缝涌水难题,最大渗漏点涌水量超过每小时200立方。要处理渡槽的渗漏难题,只能先解决槽间涌水。堵水期间最低气温零下20℃,滴水成冰,且正逢春节,专业工具和材料匮乏,物流停运。面对诸多考验,刘海带领项目团队不断创新施工方案,合理筹划,充分利用可协调资源,通过现场试验施工,成功掌握解决渡槽伸缩缝涌水处理关键技术,及时创造了干场作业条件。

解决完涌水处理难题,他没有丝毫松懈,立刻投入到另一项棘手的问题中:如何实现多道工序的紧密衔接及高精度止水及压板安装。他与项目团队详细梳理质量控制要点,通过多次方案验证,不断优化高精度止水结构安装方案。为追求关键工序的极致要求,他带领项目技术人员完成了项目精细程度和质量控制要求最高的止水压板定孔工序,成功掌握渗漏水处理关键技术及影响质量关键因素,形成渡槽/箱涵结构伸缩缝渗漏水处理施工工法,完成渡槽伸缩缝处理,并顺利通过验收,赢得了业主和监理方的高度评价:渡槽渗漏水检修是真正需要工匠精神的施工项目。

常向艰难处,但求有所为。在攻坚的第一线,他不畏艰难,勇往直前。他择一事,终一生,将水利科研施工作为自己坚定不移的人生方向,执工匠之心,筑就梦想之路。


工作中的刘海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