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水电十一局的情缘

发布日期:2025-09-03 信息来源:南方公司/广东建投公司   作者:刘常艳   字号:[ ]

时光荏苒,回首间水电十一局已走过了70个春秋。而我,也在水电十一局度过了13载,在这13年的职业生涯中,我的人生可谓不凡,不可想象地经历了3次“大地震”。在这期间,我感受到了十一局人的坚强与执着,更见证了十一局的快速发展与不断壮大。

2012年8月,我初入水电十一局的大门,当时的心情既忐忑不安,又对未来充满憧憬,我渴望在这个大家庭中追寻梦想,实现人生价值,和她共成长同进步。

我的第一个工作单位是二分局的四川雅安飞仙关水电站项目,从事综合办公室工作,主要负责文件起草、数据收集、活动组织、宣传报道等工作。新入职的我,每天如忙碌的蜜蜂,从早到晚,没有一刻的清闲。但我很享受这种忙并快乐着的生活,因为很充实。

在这里,我遭遇了第一次大地震。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我们所承建的飞仙关水电站距离芦山县震源中心18公里,实属重灾区,但项目部遭受的破坏并不算大,没有什么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发生后,项目部人员积极配合当地政府,投身救援工作,履行着央企的社会责任。作为一名女性职工,我也没有闲着,背上相机跟随项目部男同事前往受灾最严重的芦山县。在救援的重要时段,芦山县连通外部的唯一通道——318国道被山顶震下的一块重达20多吨的巨石堵塞住了,致使外部抢险队伍与救护车辆无法进入县城。想通过人力推翻巨石是不可能的。关键时刻,项目部迅速调集大型液压式钻机,与时间赛跑,展开爆破作业。经过几个小时的不懈努力,一声巨响,巨石应声而裂,这条救援通道得以畅通。项目部救援人员开上铲车、装载机等施工机械,带上饮食用品紧急赶往受灾的清仁乡,迅速投入到紧张的救援工作中。我和同事们一起,搜寻被困群众,搬运救援物资,分发饮用水,搭建临时帐篷,全力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我同时用文字和镜头记录着这里发生的一切,向外界和公司传达着灾区的救援进展,这段经历不仅让我懂得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更磨炼了我坚定不移的精神和不畏艰险的品行。

在震后的检测中,飞仙关水电站经受住了大地震的考验,主体工程基本没有受损,我们水电十一局以过硬的施工能力向外界展示了良好形象。

2013年12月,我奔赴人生的第二个项目——尼泊尔上马相迪水电站项目,我的工作从原来的综合办公室转岗到了物资设备部门。为了尽快进入新的岗位角色,我不断学习专业知识,特别是工程施工中相关专业英语的表达。面对难题,我主动求教于经验丰富的同事,并常在夜深人静时坐在办公室学习物资和设备的专业英语。不会单词就用软件翻译,一遍又一遍的跟读,读完再一遍又一遍默写,功夫不负有心人,步入新岗位不久,能够带领20多名外籍劳务工人独立完成物资设备的采购和管理工作,也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努力付出终将换来收获,女性在这个行业同样可以绽放光彩。

也就在尼泊尔,我遭遇到了第二次大地震。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这次地震的破坏力很大,项目断水断电断路,一时间与外界失去了联系。大地震后余震不断,各工区燃油告急,职工思想极不稳定。项目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身为物资设备部的一员,有过第一次地震经验的我,主动担当加油和物资配送重任,依据各工区的油量储备与工作进度,精心调度,合理安排加油顺序,物资紧急送达,确保施工现场的运作如常,白天完成加油和送达物资后,晚上就坐在电脑前整理账务,未曾片刻停歇,常常半夜2点多赶往工地卸载满罐车的柴油和钢筋、水泥等主要物资。在那些不眠之夜,我与同事们分工合作,并肩作战,共同确保项目物资供用。在尼泊尔国内连日暴雨和地震的严峻挑战下,以及中国尼泊尔边境口岸关闭复杂环境中,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按时推进了工程建设进度,并确保了发电目标的实现。这些努力最终得到了尼泊尔国家电力开发署的认可。这次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团队合作的力量,也让我更加坚信,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难关。

2019年我来到了南方公司工作。我扎根本土,不断学习大湾区助企惠民新规,围绕市场开发、企业增信、职工落户、医疗、教育、租购房等多个方面,帮助同事们快速适应新环境和获得政策优惠。我和同事们正想着在南方区域大展手脚的时候,2020年春节,一场新冠疫情迅速在全国蔓延开来。这次疫情影响之大比任何一次大地震更甚,我将其视为工作之后遭受的第三次“地震”。

企业要发展,市场必先行。当大家还沉浸在新年亲人团聚的喜悦之中时,我毅然将刚满3岁的孩子放在从未生活过的河北老家,一人坐上从唐山发出的火车,走一站转一车,绕道避开武汉前往深圳。返岗后,我充分发挥女性特有的耐心细致和沟通技巧,积极协调各方各部门工作,耐心倾听每个部门员工的想法,用真诚的态度和清晰的逻辑分析问题,最终促成共识,确保每位员工平安、顺利返岗。那一年,我们的市场业务虽然受到疫情的冲击,但没有大的滑坡。在三年疫情期间,完成了相关市场任务目标,为公司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十余载春秋,水电十一局见证了我由青涩职场新人蜕变为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从面对困境时的迷茫无助,到今日之从容不迫、自信满满。水电十一局不仅是我工作的地方,更是我成长的摇篮,它给予我机会与平台,让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个人成长的同时,我也见证了水电十一局的发展与变革。

展望未来,我与水电十一局的故事还将继续。我坚信,在这个大家庭中,每一位员工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共同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