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让智慧与汗水转动世界第一斜轴泵——记上海太浦河泵站工程 |
|
|
|
当我再次来到太浦河泵站,走进干净漂亮的厂房、一流的控制室,我怎能不心潮澎湃,透过明净玻璃窗,看着太浦河平静的秀丽水面,我怎能不思绪万千。这里是我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是我曾经为之骄傲和自豪的地方,这里凝聚着水电十一局人的智慧与汗水。我仿佛又回到了几年前的太浦河泵站的建设工地,在那里走过的风风雨雨,度过的日日夜夜…… 迎接挑战 向白玉兰奖发起冲击 2000年12月1日,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与业主(上海市水务局)签订了太浦河泵站枢纽工程中标合同,其中太浦河泵站机电设备安装、金结制造与安装部分由水电十一局机电安装分局负责承建。 太浦河泵站工程位于江苏省吴江市庙港镇境内的太浦河节制闸南侧,距东太湖约2公里,距苏州市约51公里,与已建的太浦河节制闸平列布置,中心线平行距离200米。工程总占地面积近300亩。 该工程是太湖流域综合治理重点项目的世行贷款项目,被列为上海市重大工程。工程规模为1等大(Ⅰ)型,建筑物设计标准为100年一遇洪水,校核为300年一遇洪水,工程静态总投资2.7亿元。工程采用泵、闸分离式总体布置,泵站枢纽主要由抽水泵站、拦污栅闸、公路桥、上下游进水河道、变电站等组成,全长1206.73米。 太浦河泵站设计流量为300m3/s,安装有6台50 m3/s的斜轴水泵,水泵型式为斜15°斜轴泵,转轮直径4.1m,配套1600kw异步电动机,水泵最高净扬程1.64m,设计净扬程1.39m,最低净扬程0.76m。 大型斜轴水泵的使用,目前在国内乃至世界上还不多,从文献上查阅其转轮直径、泵站总流量为同类泵站之最。转轮直径4.1m的斜轴水泵在太浦河泵站,还属首次开发应用,意义非常之大。 太浦河泵站项目施工质量将直接影响着我局在华东地区的声誉,能否在华东地区承揽水电建筑工程,关键就在于太浦河泵站项目施工成败。太浦河泵站斜轴水泵安装是我们水电十一局机电安装分局第一次进行大型斜轴泵的安装工作,也是我们水电建筑行业第一家安装大型斜轴泵的的单位。在该类型工程领域机电安装分局还是首次接触,从技术上讲应当没什么问题,但也不能大意,中标之后机电安装分局成立了太浦河项目经理部,由我任项目经理,与其他几位年轻干部组成项目领导班子,领导班子各专业技术的配备都是很强的。工程一开始,从施工质量到施工管理起点要求就非常高,特别是工地文明施工这一块的要求和检查相当严,这对我们施工是个机遇也是个挑战,一可以锻炼我们的施工队伍,改变不良的施工作风,尽快适应大都市严格规范的建筑行业环境;二则可以加强我们的忧患意识,使我们看到自己的不足,增添追赶上海建筑业的勇气和信心,建设文明的施工工地。太浦河泵站项目施工的口号是:做优秀的人,干优秀的工程,力争夺取上海建筑最高奖“白玉兰”奖。 众志成城 创一流工程 2001年7月19日负责机电设备安装、金结制造与安装的机电安装分局太浦河项目部的吕庆龙、魏海松两位同志先期到达施工现场,主要对施工现场技术方面做前期准备工作(如对照图纸与施工现场进行勘测,图纸上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制定初步的施工方案、措施等)。 2001年8月1日机电安装分局太浦河项目部正式进点,我带的第一批进点施工人员为15人。由于前期是大量的土石方开挖和道路施工,相对我们机电安装方面施工量不是太大,但我们也不敢掉以轻心,如果前期出现问题,将会给今后的施工造成很大的困难与不便。为此,项目部在前期精心组织技术人员对大量的图纸进行审核,并针对现场施工情况等进行分析,以确保工程不出现任何问题。 前期主要工作是机电设备安装和金结安装的预埋工作。前期预埋工作量及强度虽不是很大,但由于是前期,环境、施工现场都是相对较差的,这里的天气可能因为是江南的缘故经常下雨,又是在太湖边,这时的天气相对较为寒冷,预埋时经常是在雨水中进行。 机电设备安装在太浦河泵站工程中列为重中之重工程,而主机泵安装又是泵站工程的核心部分。从工程一开始指挥部、监理部、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厂家等几方参建单位对泵机安装都高度重视。 2002年春节期间,在斜轴水泵安装前一定要解决主机泵的安装技术问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时间已不允许回家与亲人团聚,当时我带着吕庆龙等几位技术干部从大年初一开始加班加点赶制编写机电设备安装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各分部工程的施工方案,编排施工计划。由于本斜轴水泵安装在我局是首次,没有参考,我们反复研究厂家图纸、文件、相关规范,查找资料,多方进行对比,并结合泵站土建施工的实际情况编写出“机电设备安装施工组织设计”。可是在报批时,业主、监理和水泵制造厂都不赞成,认为这种方法按惯例根本行不通,随后经过我方的解释与计算,业主安排3月12日在上海宝隆宾馆进行“太浦河泵站工程机电设备安装施工组织设计”专家论证会,经过各方专家一天的充分论证,认为此方案可行,在后来的实际安装过程中十分成功。 随着施工时间的不断推移,机电设备安装已拉开了帷幕,2002年3月23日32吨桥机设备运到工地; 2002年4月27日桥机通过当地技术监督局的验收;2002年4月29日水泵设备1#机叶轮外壳运到工地;2002年5月7日1#机前锥管、伸缩节等水泵部件运到工地。 2002年5月8日第一台水泵正式开始安装。在水泵施工中有很多难点需要解决,如果只按照常规的吊装方法,前锥管、叶轮外壳、伸缩套管是一件一件的吊装,但是现场条件又有限制,这样吊装需付出大量的财力与人力。主要是前锥管用桥机不能直接就位,如果要就位就必须铺轨道和用倒链辅助才能就位,就位后还须用千斤顶支撑,因前锥管本身只有两个支腿。然后再吊装伸缩套管与叶轮外壳与其连接,这样做一是不好连接,二是不能完全保证安全。 针对常规吊装存在的问题,我们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已经确定了施工方案,决定采取前锥管、叶轮外壳、伸缩套管三节在安装间组装成整体(因组装成整体总重才27吨,而桥机为32吨)再吊装就位,但业主与监理担心伸缩套管会变形,因伸缩套管与前锥管连接螺栓太少,为了让业主与监理放心,又针对业主与监理的担心制定出防止伸缩套管变形的措施,在伸缩套管与前锥管上加焊8根槽钢,不让螺栓受力,经过计算与实验,结果非常成功,避免了伸缩套管的变形。采取三节整体吊装的方案大大地缩短了水泵安装时间,为工程工期争取到宝贵的时间,在事实面前,业主、监理和水泵制造厂都对安装结果非常满意,竖起了大拇指称赞水电十一局是高素质、高技术并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施工队伍。 经过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第一台斜轴水泵顺利吊装成功,为其余5台斜轴水泵的顺利安装奠定了基础。 2003年6月28日,1#水泵调试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规范进行调整,在电机与减速箱、减速箱与水泵同轴度调整过程中,调整完毕后经过监理、业主工序验收均达到了国家规范要求,但业主水泵机电专家李庆生总工程师提出将同轴度精度标准按国标提高一倍(即同轴度调整精度由0.2mm误差减少到0.1mm误差以下,同轴度调整精度的提高对机组今后在运转过程中降低噪音、运行稳定性等方面都大有益处)。虽然在精度上仅提高0.1mm,但对施工来说不仅仅是在工作量上增加至五、六倍,而在施工工艺方面增加了非常大的难度,要完全达到国家的规范,也是有相当难度的,何况在国标基础上提高标准,我们又一次面临新挑战。面对困难,我们没有退缩而是勇敢的挑战施工工艺,无止境的追求精艺求精,最终通过我们的努力达到了业主机电总工程师提出的标准要求。 在首台水泵吊装成功后,我们也不能松懈,因为后面不仅还有5台水泵要吊装,同时还有其它的设备要进行安装,项目部马上又组织一批精兵强将进入施工现场,拉开了太浦河工程机电设备安装全面施工的序幕,为了加快工程施工进度,施工安排上采用了两台斜轴水泵同时安装的方案。工期再紧、任务再重也要保证每一台水泵在吊装前都要精心组织,确保每一台水泵都不能出现任何问题,尤其是成功的吊装了首台水泵之后更不能从心理上、思想上等方面出现松懈,要把水泵吊装中每一件小事都做细,争取台台是精品。 为了能够高质量地完成太浦河项目的施工任务,2002年5月中旬,项目部掀起了“比、学、赶、帮、超”的大干高潮。当时机械班分为两个班,一个是老班长李传记带领的一班,负责1#机的安装工作,一个是年青班长薛铁帮带领的二班(成员全部由技校生组成),负责2#机的安装工作。两个班之间暗中较起了劲,要比比看谁干得又快又好!通过近两个月的交战,最后都如期高质量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务,通过对比,我们发现李传记带领的一班经验丰富,工作安排有条不紊、施工工艺精细,但施工速度较慢。薛铁帮带领的二班,思路敏捷,工作热情高,不怕吃苦,干劲大,速度快,但缺乏经验、走了不少弯路。通过“比”,我们找出了各班组之间的差距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学”,我们弥补了自己的不足;通过“赶”,我们提高了技术水平;通过“帮”,我们增强了凝聚力。 所有施工已全面展开,并在项目部的精心组织下顺利进行着。2002年6月23日稀油站设备开始安装就位;2002年6月25日门机设备运到工地;2002年7月21日启闭机油泵站,阀台设备运到工地;2002年7月21日门机试车;2002年8月13日首台清污机运到工地开始安装;2002年8月22日24台液压油缸及机座运到工地;2002年9月13日主变压器运到工地;2002年9月23日首2扇检修闸门运到工地;2002年9月30日6KV、3.5KV高压柜运到工地;6台斜轴水泵的安装只用了4个月时间,比原计划6个月时间缩短了2个月;从人员安排上,原计划施工人员80人,而实际施工人员只有48人,提高了工效,经济效益可观。 2002年11月13日主机泵部分安装完成, 11月18日通过由太浦河泵站工程质量监督项目站组织的水下结构工程验收,并顺利充水成功。 2003年主要进行电气部分与辅助设备安装。3月初,天空斜挂着太阳,看上去还算晴朗,只是感受不到阳光的温暖,不断刮着北风,更增添了几分寒冷,忙碌了一天的工人吃完了晚饭不久也就早早地休息了,到了半夜突然下起了大雨, 我正在苏州出差,这时突然想起厂房变电站地下室电缆层,从屋内穿墙的电缆管,因还没有施工完毕,在屋外的一头十几根电缆管还敞开着,如果雨水都顺着流进去那将会把地下厂房全部淹没在水中,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我看了看表已是凌晨二点多了,打通电话了解到,电气班长金光喜和起重工孙应民等已经赶往工地。他们到了变电站地下层有十几支电缆管正往室内涌入雨水,他们找了一些包装袋、布条,可是前面堵后面就又开了,他们想到应先堵外面,再堵里面这样就不会被水冲开了,在雨水中忙了近半个小时才堵好管口避免了地下厂房被淹,这时他们才感觉到冷得直打哆嗦上牙碰下牙,整个人也成了从泥水汤里捞出来一样,有这么好的职工处处为企业着想为工程着想,又何愁工程干不好。 2003年6月10日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全面完工,泵站主体、机电设备安装等15个单位工程经过太浦河泵站工程质量监督项目站的核定验收,均达到优良标准。2003年6月12日从1#机组开始进行第一次试运行,由我任试运行总指挥,各方面工作准备就绪,上午八时整随着一声“开机”令下,电气班班长周云江按下1#机组按纽启动,1#机组成功启动运行,每隔十分钟斜轴水泵各运行技术参数汇集到我设在厂房安装间的指挥台进行分析,经过三个半小时运行,水泵轴承瓦温衡定在四十度不变(设计要求轴承瓦温不能超过七十度),其他运行参数良好,标志着1#机组一次运行成功,停机检查没有发现设备有不良现象,随后进行2、3、4、5、6#机组第一次试运行,各台机组运行参数良好,均一次试车成功。2003年6月14日开始相隔两台水泵四十八小时同时试运行,2003年6月20日6台斜轴水泵陆续四十八小时试运行完毕,运行参数均良好,随后进行6台斜轴水泵同时试运行,因水量不足,运行26分钟停机,宣告太浦河泵站斜轴水泵试运行圆满完成,受到业主、监理、厂家一致好评,业主称赞道设计是一流的、制造是一流的、安装是一流的,设计和制造厂称道没有你们一流的安装就没有我们一流的设计和制造。2003年7月3日,通过由太湖流域管理局和上海市水务局共同组成的太浦河泵站工程水泵机组启动验收委员会对水泵启动运行的验收。 太浦河泵站工程施工全过程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有关施工技术规范、规程施工,按有关质量评定标准进行检查验收。通过加强事前控制、过程管理和阶段总结,大大提高了施工质量。 喜获多项荣誉 太浦河泵站工程试运行一次成功,受到工程指挥部、监理单位、设计院、厂家一致好评,我本人荣获2003年度上海市重大工程立功竞赛市级记功奖章。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本工程被评为2001年度上海市工程文明工地、2002年度上海市工程文明工地银奖、中国水利水电总公司安全生产先进单位、水利部文明工地。该工程还荣获2003年度上海市建设工程“白玉兰”奖(上海市优质工程奖,是上海市有史以来唯一一个获得该奖项的水利工程)。 太浦河工程在获得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十一局在华东地区站稳脚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后我们又轻松中标了苏州青龙桥河泵站工程(被列为苏州市重点防洪工程),进一步巩固了十一局的地位。 2005年6月 王安利 1963年7月生,河南新安县人,1986年7月参加工作,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 |
|
|
【打印】 【关闭】 |
浏览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