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回忆风雨沟 |
|
|
|
小浪底左岸进水口所处的位置就是风雨沟。我第一次到风雨沟是1990年底,故县下闸蓄水后,我陪同水利部来的专家到小浪底考察。先乘车到了位于黄河右岸的小浪底村,从那里乘坐农民划的小双体木船渡过黄河到达左岸的风雨沟。当时,那里没有道路,看到的就是黄土高坡。 第二次到风雨沟,是在1991年底。我局一分局派了一些同志到那里做勘测工作,就住在老乡家里。我作为十一局小浪底指挥部的领导,到那里去看望他们。当时,我们住在洛阳,小浪底那里没有过黄河的桥,我们只能乘车绕道从吉利过黄河到风雨沟。事先,我们就知道那里没有就餐的条件,上山前先在山下买些馒头带上去作为午餐。 1992年初,根据局的决定,一分局和小浪底指挥部合并,我们指挥部就从洛阳搬到了风雨沟。起初,自己的临时房没有盖好,就住在老乡家里。我同段子印局长曾经一起住在马家的窑洞里。那里,没有自来水,只能喝院子里一口水窖里的水。水窖里的水是夏季下雨存起来的。我们人多,给人家水窖的水喝完了,就用汽车从山下拉上水来灌进去。冬季雪大,新修的土路又陡又滑,水运不上来,大家就喝雪水。菜运不上来,大家就吃咸菜。3月份,风雨沟的临时房盖好了,但是雨雪仍然时断时续,新房子的石棉瓦房顶还漏雨。我记得,晚上睡觉,我来回的挪床,就是找不到不漏的地方,最后只好用雨衣盖在被子上,听着融化的雪水滴答滴答的落在雨衣上的声音入睡。因为是新房子,又很潮湿,几天没盖,一床被子就变得很重。副指挥长王凯同志教给我一个办法:用干毛巾把砖包起来放在蜂窝煤炉子上烤热,再放在被子上烙。这个方法果然很好,用热砖烙过的地方冒起了一缕缕的白烟,被子也就干些了。 1992年4月底,我们终于领教了风雨沟的风雨。那天晚上,天气突变,风夹着雨猛烈的袭击了我们的驻地。很多房子顶被掀掉。设备部主任王光荣同志紧紧抱着一棵大树才没被风刮走。这次风雨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我局在小浪底施工期间,我局的指挥机关和多数人员一直住在风雨沟顶部的小南庄区域。前后达10年多的时间。我局在这里完成了小浪底的前期工程,开始了进水口的施工;在这里开始了参与国际标的合作和施工;我局从这里走出去一批又一批的经过小浪底建设培养的施工和管理骨干。 1994年9月,按照局的安排,我进入CGIC联营体工作,从此,我离开了风雨沟。但是,无论我走到那里,我都永远会怀念给我太多回忆的风雨沟。 2005年4月 |
|
|
【打印】 【关闭】 |
浏览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