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在引黄工地的日子

发布日期:2025-08-28 作者:赵新民   字号:[ ]

1998年5月底,在经历了1个多月的艰苦谈判后,我局在水电建设市场的步伐终于迈进了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工程领域,中标了总干三级泵站和南干一级泵站。

两个泵站结构相似,均包括主厂房、副厂房、出水压力平洞、出水压力竖井、竖井式出水池、进水箱涵(渡槽)、进水池、防渗墙和GIS开关站工程。除了没有大坝,它的工作内容基本上包含了与水工建筑物相似的所有建筑物。

当时,我局的施工管理重点还在小浪底。引黄工程由几个分局独立承担施工任务,总干三级泵站由二分局组织,南干一级泵站由一分局组织,项目管理人员都是年轻人。泵站项目开工后,我们一方面认真组织好施工,另一方面目光紧紧盯着引黄工程的后续项目。因此,全局上下都很重视,为了干好已中标项目,各分局都派出了精兵强将,局领导每个季度都到工地检查指导工作。

第一次挨业主“批评”

按照招标文件的规定,工程应于1998年7月26日开工。然而,由于两个泵站都是7月9日才开始征地拆迁工作,而且并不顺利,严重制约着开挖施工设备和前期施工人员的进场,大家都很着急,不断向咨询公司致函,到9月初总干三级泵站项目部已经致函51封。同时我们抓紧时间在已经达成征地协议的玉米地里开出一条便道,一边修新的平万(山西平鲁至万家寨)公路改线段,一边在老平万公路旁边开挖基坑。眼看平万公路原柏油路越来越窄,咨询公司却迟迟没有批准断路。9月5日,因影响施工我们将平万公路老路挖断。第二天咨询公司领导就带着摄像机来到工地,并召集项目部领导到现场,就未经许可为什么断路的问题提出批评,我们对着摄像机据理力争了一番,说有你签发的开工令,有你签发的图纸,有8月14日某领导现场指示等等。这是第一次和总监见面,但在这种场合见面,过后几天我们心里很不踏实,直到开工后每每受到表扬,特别是获得1998年度先进施工单位后才平静下来。也应了那句话,不打不相识,在后来的工作交往中,我们逐步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

1999年5月12日,总干三级泵站厂房基础第一仓混凝土开盘浇筑。6月19日绵绵细雨中,局领导来到引黄工地,先看了南干一级泵站,然后看了雨中浇筑混凝土的总干三级泵站,当问到浇筑队伍的来源后,局领导径直来到总干三级泵站会议室,将在工地的项目领导召集来开会,严肃批评了使用外来工的现象。因为混凝土浇筑前,局领导向各参战单位打招呼,严禁在混凝土施工中使用分包队伍,这可以说是首次就建设自己的作业层队伍的现场会,也是总干三级泵站项目部第一次挨局领导批评。

工程施工新技术

引黄泵站项目内容繁杂,对我们来说具有挑战性的首先是竖井开挖。总干三级泵站竖井深78m,南干一级泵站竖井深145m,根据施工环境和技术要求我们分别采用了先导井再扩挖和全断面开挖的方法。从施工进度来看,控制进度的因素在出渣上,全断面开挖更好一些,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后来的大断面洞室施工中,我们更愿意在分层施工中采用全断面开挖的模式,实践证明在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进度的同时,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

其次,在施工中我们第一次将模板的使用问题提到了较高的认识高度民主。因为南干一级泵站渡槽工程开了个好头,他们因注重模板面的光滑、平整度,浇筑出来的渡槽被誉为样板工程。因此对混凝土外观质量的认识项目班子很容易沟通。我们在厂房框架施工中采用了贴面钢模板、竹胶模板和碗扣脚手架等工艺,这使得工程质量和速度都满足了合同要求,并且因为竹胶模板的使用,在装修工程施工时顶棚还减少了抹面砂浆的工序。

在施工中我们还接触到不少新技术项目,如屋顶螺栓球网架、高喷防渗墙、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洞室微膨胀混凝土衬砌防裂、竖井光爆开挖、基坑土工膜防渗技术、灌注桩群桩基础、长渡槽施工控制、松填土基础处理等等,这些在我们以往的施工经历中都是没有遇到过的,但我们一般都能较快地熟悉、掌握。特别是基坑开挖与防渗工作,在引黄工地工期特别紧的情况下,必须认真做好防渗工作,基坑开挖才能正常进行。

质量管理的丰硕成果

引黄泵站项目的施工质量始终建立在职工增强精品意识,班子重视质量管理,项目狠抓制度落实上。做到质量---信誉---市场三者良性发展关系。贯彻“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的信念,有章必循、有法必依,严格把关狠抓落实。 从南干一级泵站渡槽混凝土受到业主多次表扬,到总干三级泵站全面推行竹胶模板进行厂房混凝土施工,不但提高了混凝土外观质量,而且节约了大量装修成本。

总干三级泵站基坑开始的防渗方式与南干一级泵站相同,为高喷防渗墙。后来变更后采用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加土工膜的形式进行厂区基坑防渗,这对于我们来说是第一次,由于工期安排的限制,需要在-220C的环境下浇筑一仓混凝土,为了不出问题,首先进行温度试验,按照配合比的比例将骨料放入550C的水中,观察温度变化情况,同时在冰箱中进行掺防冻抗冻剂试验,最终完成了该段混凝土的浇筑,这也可能是我局有史以来在温度最低的条件下浇筑的一仓混凝土。

优良的工程质量来源于我们严密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一批称职的质量管理人员的健康成长和一批有质量意识的干部队伍的成熟。业主单位对泵站项目的施工管理评价,促成我局又陆续中标了总干变电站项目、上海太浦河泵站项目和引黄连接段项目。因为融洽的工作关系,我们和业主间建立了彼此了解、互相合作的良好关系。正是我们有过硬的工程质量和工作作风,使我局在山西引黄系统打响了十一局的牌子,为以后顺利中标总干一级和二级变电站、PCCP联接段工程项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引黄的施工管理经验

引黄工程基本上算是分局组织、年轻项目班子实施的成功项目,项目实施过程的工程管理特点,也体现了年轻人的性格,从基坑开挖到工程完工只有四年多的时间,其中还包括增加了与投标报价相同的设计变更和新增项目,在施工组织方面有相当多的经验值得总结。

在成本控制方面,引黄工程率先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对周转材料实行内部模拟租赁制度,施工操作一线人员实行单价承包、以丰补欠的制度,对设备实行单机核算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经历了较长时间,有些在引黄施工期间还只是一种意识或试点,还没有得到最后完善,但这些制度在后来的工程中发挥了作用。

在合同管理方面,从小浪底和伊拉姆工程中吸取了教训和经验,过细记录每一个环节和过程,管理人员熟读合同,对每个细节都进行认真的合同分析和解释。在实际工作中,注意和监理、业主、设计单位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共同团结在工程大目标下,出色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务,精诚团结,合作多赢。

引黄工程的队伍建设

引黄工程开工时,我局的施工任务还不饱满,因此施工人员进场及时、资源充分。在浇筑混凝土的火热日子里,不光是有正式工,还有农民合同工和实习的技校生,特别是技校生,他们稚嫩的双肩挑起走向未来的重担,经过引黄的锻炼,很多人成为后来项目的骨干力量。从引黄走出的骨干成为我局很多项目作业层队伍建设的中坚力量。这些骨干中,很多人对我局做出了很大贡献,印象最深的除了在总干三级泵站冰冷刺骨的集水井中他们抢修水泵的身影,还在后来构皮滩导流洞塌方处理时,在分包队伍没人敢上时,正是这些农合工主动请战,说他们冒死制服塌方并不为过,他们同样是我局“跨特”征途上的生力军。

引黄工程的队伍建设,还包括技术干部和经营管理干部的培养和成长。在引黄工程之前,技术干部接触的工程是比较单一的,起码是分工很细的,而在这里,由于岗位的轮换,他们获得了更多更直接的经验。技术干部从开挖、衬砌、仪器埋设、模板设计、防渗墙、厂房土建与装修、螺栓球网架施工等等都参与了,这为后来镜面竹胶模板在流道混凝土中的应用起到了示范作用。在引黄工程中,补偿谈判和合同谈判的机会很多,各行当的管理人员都有机会参与,这对增强管理队伍的合同意识和谈判技巧起到了积极作用。引黄总干线和南干线及连接段主体工程结束了,局部工程还在继续,引黄留给我们的美好回忆是深刻的,至少,在现在的项目管理和施工骨干队伍中还有引黄人的影子,他们会为那段有深远意义的经历而自豪,虽然没有更多的空间来赞美他们的事迹,但在我局每一个工程中都凝聚了施工建设者的聪明才智,是他们用心血和汗水谱写了十一局的历史。

2005年6月

赵新民  1964年12月生,河南灵宝人,1986年参加工作,大专文化,曾任锦屏施工局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