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重点报道

先锋“打样”组——我眼中的测量工作

发布日期:2024-04-23   信息来源:基础分局   作者:李空军 鲁宗凡  字号:[ ]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于工程来说是“施工未动,测量先行”。作为工程建设的马前卒,我所从事的测量工作是将工程中的一砖一瓦甚至是一台价值千万的设备,“定”制在设计思路的完美结合点上,发挥其特有价值。因此,我和我身边的更多测量人,不仅通过辛勤劳动去丈量每一寸土地,更用独特的“眼睛”去发现工程人的社会价值。

流程“打样”,先画个边

测量是工程施工的眼睛,也是流域治理边界的丈量者,我们必须分得清轻重缓急。

2022年1月,是郑州贾鲁河灾后重建工程大干的攻坚时间。寒冬、疫情、施工、期盼,我们选择了义无反顾——干。

在贾鲁河流经许昌、周口、开封三市交界的地方,测放两岸的征地边界,就是贾鲁河综合治理施工4标段的首要任务。为了保证征地边界的准确性和清晰度,一群测量员带着安全帽、扛着仪器在20多公里的河道两岸沿线来回穿梭。他们有的用仪器测点,有的拿彩旗标记,有的用白灰撒线,有的和村民沟通,每间隔20米进行一个点接一个点的测量……

为了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测量小队早上出门的时候,衣服口袋里总是鼓鼓囊囊的装着各种“宝贝”:馒头、咸菜、鸡蛋,饿了就吃两口,冷了就搓搓手跺跺脚,累了就原地休息两分钟,中午的田间地头就是餐桌,白天的河道两岸就是工作地点,而晚上踏着黑夜回归的营地,就是休息充电的“能源站”,他们总是以不同的身份出现在不同的地点。

脚下的泥土是心中的执着。十天时间,他们完成了河道两岸20公里6条征地边界的测量标线,为工程后续施工赢得了宝贵的时间,6000个点圈起来政府、业主、监理、设计、公司和百姓的共同愿望,得到了政府各级领导、业主、监理和参建方的一致认可。

测量人员们测的不仅是征地边界,更是边界内的工程责任。“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凡事都有边界,保持边界,既是处事的原则,也是做人的底线。

技术“打样”,先定个点

工程测量是每道工序的“标尺”,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几何尺寸、高程、精度等,都要靠工程测量人在施工现场精确把控。

“左岸4毫米、站上3毫米......”

“收到!”

在引江济淮三标试量泵站,对讲机里传来了清晰的声音, 测量人员正在测量泵房混凝土模板点位。泵站结构复杂,测量放样之前,测量队员们要将施工图纸和设计文件多次识图、反复校核几何空间尺寸,把主要的测量参数深深地刻在他们的脑子里,还需要反复比对测量方法,不断提高测量精度和效率;泵站精度要求高,首先要保证控制网的精度,还需要在控制网的布置、埋设、观测、平差等过程都严格按照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

“只有这些主要测量参数还不行。”此时,我担任任项目测量队长,深知测量人心中要装着控制网,在控制网上布控泵站的精度,同时,还要在控制网的布置、埋设、观测、平差环节,确保设计图纸的意图准确体现在立体构筑物上。为了保证上下引渠、闸墩、进出口流道、机组安装等空间尺寸的精确,防止钢筋、埋件安装偏差影响混凝土结构体型的精确度,测量人员不分昼夜、不计寒暑、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测量各个点位。他们背着沉重的仪器,靠着两条腿,每天天不亮就出发,天黑无法测量才回来,往返于各个点之间,即使任务紧张时候顾不上吃饭、在野外啃方便面也毫不在意,当好了工程的“千里眼”和“标尺”。

工程测量定的不仅仅是一个个点,更是精准的长宽高厚的控制定位。工程测量的每一个点,都是始终不变的精准定位。

社会“打样”,先选个值

工程测量是建设的“先行官”,同时,也贯穿于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工程测量是建筑工程施工主旋律的序曲、尾声及和弦,是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参与者。

   满足需求,做老百姓心中的知心人。在分局很多项目的工地上,经常可以看到地方老百姓围着扛着仪器的测量员 “闲聊”。“闲聊”的内容五花八门,有的让项目帮忙修一条上堤便道,有的咨询工程建成后的规划效果,有的让帮忙测量下他们家的占地面积……曾问过他们为什么找测量的聊天,他们说工地上经常见测量这几个人,面熟而且亲切。测量队员们也把他们诉求反馈给项目,项目也会快速解决地方老百姓合理的诉求,这时候的测量成起到了纽带的作用,拉近了项目和地方老百姓的心。

“神操作”加持,做安全施工的保障者。施工前期,测量人员都会快速组织,完成施工区域地形、地貌的测量,为项目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施工过程中,他们可以用2分钟时间快速的架设好全站仪,立棱镜杆时可以纹丝不动……他们的“神操作”可以高效地测量施工区域地形,为各部位施工提供精准的位置、尺寸、高程等信息,确保工程按照设计图纸结构要求进行施工,还可以实时对工程结构和基础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预警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成为安全施工的保障者。

做难事必有所得,作为测量人,苦点累点只是过程,眼前的繁花似锦、生态平安、路通心通,才是人间值得。

回眸这几年,贾鲁河、汜水河、米河等灾后重建涉及到的水利基础设施、城市道路、桥梁、建筑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中,每一道工序测量的数据背后都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每一个细节的精确呈现,保障了河道能继续发挥作用,他们用测量的手段打通了工程建设和社会、政府、百姓需求互通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资源共享,从而提高整个建筑施工项目的高质量发展,保护了两岸群众生产、生活安全。这对于测量人而言,又何尝不是一份满满的骄傲!


工作中的李空军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