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党群工作

舌尖上的东山

发布日期:2022-05-19   信息来源:六分局   作者:杜亭亭  字号:[ ]

“酸辣粉、肉夹馍、蒸槐花、榆钱窝窝、柠檬鸡爪、可乐鸡翅、牛肉面、蒜汁面、炸酱面……”这不是相声贯口《报菜名》,也不是美食街沿街叫卖,而是偃师东山项目随时令而变的动态食谱。点起炉火,端起碗筷,东山项目职工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感知故乡与时令。

用家乡味道提升职工幸福感

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是千里之外的漂泊游子,另一头则是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怀念“家的味道”,估计没有比工程人感悟更深。他们背起行囊、四海为家,长年坚守在项目施工一线,“春节不打烊,过年不回家”更是常态,如何让“家的味道”进驻食堂,让职工“吃好喝好不想家”,也成为大厨们钻研的“重点课题”。

“我们平常吃啥就是员工说了算,现在大干阶段当然更要看大家想吃什么!”食堂师傅李胜利笑呵呵地说到。

为满足项目来自不同地域的职工对不同饮食习惯的需求,食堂总是变换着花样准备一日三餐。“早饭有鸡蛋、胡辣汤、稀饭,还有换着花样的馒头、饼和包子;午饭有各地的特色炒菜,最重要的是,米饭、馒头等主食从来都是一起出现,让不同地域的职工都可以自由选择。”

“胜利牌”油泼面,“东山牌”肉夹馍,最受欢迎。

食堂带给大家的不仅是美味,还有温暖。自去年11月主系统一期工程开工以来,大干快上成为项目“主旋律”,施工现场两班倒、 5+2更是成了常态。白天还好一些,到了夜晚,风大气温低,的确让人有些吃不消。为此,食堂增设夜班饭。每个深夜,食堂总是灯火通明,食堂大姐们快速用饭盒包装着刚出锅的饭菜。

“现场的同事肯定又冷又饿,要赶紧把饭送到工地,让他们吃上热腾腾的饭菜。”每当夜班饭送达后,职工们都喜欢聚在一起边吃边聊,共享着寒夜里的温暖。
  一份可口的夜班饭,折射出的是项目部对员工的关爱,彰显了项目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也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热情。

以三餐感知自然四时之变

一年四季,按季节调配饮食,是中国烹饪的主要特征。

在东山项目,食堂的师傅们同样懂得顺应天时,以时令调味配菜,春则鲜食野味,夏则清淡解暑,秋则护固进补,冬则味醇浓厚。

开春,耕耘播种,万象更新,吃什么也一定是有讲究的!春天要吃的肯定是春季独有的东西。项目食堂的师傅们寻着春之声,将地里新发的野菜、榆树上满挂的串串榆钱、槐树上浅黄色的洋槐花……都搬上职工的餐桌。香椿炒鸡蛋、榆钱窝窝、槐花馅的饺子、馅饼……那份鲜嫩爽口劲,让吃了整一个冬天油腻荤腥的职工,在看似平淡中品味春的清香。

夏天,大自然充沛的阳光,让万物加速生长发育。但湿热的环境让项目一线职工的减了食欲、少了胃口,生津止渴,清凉解暑也成为食堂师傅的“主攻方向”。绿豆汤、酸汤、凉拌菜、凉皮、凉面、地里新摘的黄瓜、小番茄整齐摆在餐台上,职工们在一通猛灌和咔嚓咔嚓后,随着一个“嗝~”,将苦夏的暑气通通遣散,接着投入火热的施工建设!

生活需要仪式感,而这仪式感在秋天。秋天万物开始收获,我们也完全有理由犒劳一下自己。在项目,食堂师傅们用“一碗热腾腾的羊肉汤”代替“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为职工固护进补。熬得发白、发亮的汤头,添上地里新收获的萝卜、再洒上一把葱花提香,啜一口汤,三秋不忘,提神解乏。

冬天,寒冷逼迫着飞鸿,而无处迁徙的东山人懂得用储藏来留住季节的味道。做酱、腌渍、晒干……菜地的收获被巧手的厨师封存起来,将其聚集在一锅锅火红的汤底中,肉的醇香,菜的爽脆,让大家在烟火氤氲中,脸鼻沁珠,暖心暖胃。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东山将中国人的“耕耘”基因带入工地,专门租用六亩半的沃田种植新鲜瓜果、时蔬,在保证食堂菜品质量的同时,也给东山项目职工带来了家乡的味道。

一个项目,三个营地,我们用美食提升幸福,这是独属东山项目的秘密。

职工餐食


打包好的夜班饭菜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