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媒体聚焦

央视《美术经典中的党史》走进“万里黄河第一坝”

发布日期:2021-06-09   字号:[ ]

      6月8日晚,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的《美术经典史中的党史》走进“万里黄河第一坝”——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讲述了新中国第一个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历程和我国著名画家吴作人《黄河三门峡▪中流砥柱》创作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千百年来,黄河下游屡屡决口改道,泛滥成灾。人们一直寻求治理黄河水患的方法。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即把治理黄河列入治国理政的重要议程。1952年的深秋,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出京巡视就选择了黄河,并且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

      1954年6月,一个由120余人组成的专家工作组,沿着黄河入海口溯游而上,考察了三千多千米的河道。当专家工作组来到位于豫晋陕三省交界处的一处峡谷,并勘测了当地的地质和水文数据后,他们感到兴奋不已,因为他们在这里找到了一处修建水利枢纽工程的绝佳位置。后来,名震遐迩的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在此建成。当年参加考察的专家组一致认为,在三门峡建立一座水利枢纽工程,不但可以担负黄河下游防洪、防凌的重任,对保护河北、河南、山东、安徽和江苏五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发展航运、开发水利发电。

      1957年4月13日,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式破土动工。成千上万的工程物资从全国各地运抵此处,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建设者们在这里安营扎寨。不论严寒酷暑,工人们都抱着“比、学、赶、帮、超”的信念,卯足了干劲儿奋战在工程建设的第一线。1958年12月,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截流成功;1960年9月,三门峡水库实现蓄水。三门峡大坝仅仅用了三年多时间就宣告竣工,它的建成结束了黄河“三年两决口”的漫长苦难历史。作为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为世界多泥沙河流综合治理与开发贡献了中国方案。

      1955年12月1日,画家吴作人前往三门峡进行采风,看到黄河三门峡大坝的建设情况后很是激动,当即决定要把眼前的壮丽场景画下来。他发现:站在不同的地点去观看三门峡,会呈现出不同的景观。经过仔细比较和观察,吴作人发现站在山顶看三门峡,能展现出轰轰烈烈建设场面的全景。怀着这份创作激情,凭借扎实的绘画功底,吴作人回到北京后仅仅用了一周的时间,就完成了油画《黄河三门峡•中流砥柱》的创作。这幅作品成为了新中国美术史上的经典作品之一。

      《黄河三门峡•中流砥柱》画面纵向由上到下,可分为天空、山峦、河水三部分。横向可分为左岸的峭壁、中间的河中沙洲以及右岸的河滩三部分,构图非常均衡,使作品观感沉稳大气。画面左侧深褐色的峭壁呈现出一种森森的压迫之感,画家在岩石上做出刮擦的肌理,更加剧了险峻逼人的气势。左岸的山脚下,有几顶简易的帐篷房屋,是勘测人员的工作场所。而帐篷前支起的木架,是临时架设电路的电线杆。画面的中心是河心三岛,传说这是大禹治水时的“剑劈三门”,在黄河激流中就形成了“人门”“神门”和“鬼门”。右岸的河滩之上,聚集了众多工作人员,他们正在执行一项地质勘探的爆破任务,而在不远处山石后的炸药已经引爆,山体炸裂,飞石四溅,就像是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工的冲锋号角。画家吴作人巧妙地以画刀推捻颜料,形成了暗流涌动的回漩态势,表现出水流的速度感,也突出了河道的险势。画作中激流翻滚的白浪是用调色刀勾画而成,它加强了水面反光的效果,使流水更加生动有致。吴作人对民族油画的理解正体现在水墨笔意和刀笔相糅的浑然相融的手法之上。

      三门峡水利枢纽与后来的许多大型水利工程相比,规模并不算大。但是它在新中国水利史上的地位却是无可替代的,它是新中国兴修水利造福人民的开始。伴随着三门峡大坝的建设而兴起的新兴城市三门峡,经过60多年的持续建设和发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位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的三门峡,将在黄河国家战略和乡村振兴的双重战略历史机遇下,再创辉煌。


央视视频截图

吴作人画作《黄河三门峡▪中流砥柱》

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

      网址链接:https://tv.cctv.com/2021/06/08/VIDEThqL24LBDPU72dc5TF16210608.shtml

责任编辑:娄曼曼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